疑病的原因是什么
疑病是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觀念,病人訴軀體癥狀,反復就醫(yī),那么,疑病的原因是什么?疑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疑病中醫(yī)如何治療?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告訴大家吧!
疑病的原因是什么
疑病癥患者病前常有過分關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或固執(zhí)、吝嗇、謹慎等性格特征,男患者常有強迫性特點,女患者中具有癔癥性格者較多。約1/3患者是由軀體疾病所誘發(fā),當數患者可能是醫(yī)源性。心理社會因素的強化作用在疾病持久方面起一定作用。
1.心理社會因素
如婚姻的改變,子女的離別,朋友交往減少,孤獨,生活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缺乏安全感,均可成為發(fā)病的誘因。有一部分病人系醫(yī)源性的,醫(y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tài)度和行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醫(yī)生作出診斷不確切,反復令病人作些檢查,則造成病人產生懷疑患有某種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軀體疾病以后,通過自我暗示或聯想而疑病。
2.素質因素
易感素質也是重要的發(fā)病基礎,已發(fā)現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員有類似發(fā)作。此類病人人格特征為敏感、多疑、主觀、固執(zhí)、謹小慎微,對身體過分的關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強迫人格,女性則與癔癥性格有關。
疑病的臨床表現
最初往往表現為過分關心自身健康和身體任何輕微變化,作出與實際健康狀況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釋,伴有相應的疑病性不適,逐漸出現日趨系統(tǒng)化的疑病癥狀。疑病癥狀可為全身不適、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礙,甚至是具體的疾病。癥狀以骨骼肌肉和胃腸系統(tǒng)多見;就部位而言、以頭、頸、腹部居多。常伴有焦慮、憂慮、恐懼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癥狀。這種疑病性煩惱是指對身體健康或所懷疑疾病本身的糾纏,而不是指對疾病的后果或繼發(fā)性社會效應的苦惱。患者也知道煩惱于健康不利,苦于無法解脫、不能自拔。四處求醫(yī)、陳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檢查結果和醫(yī)生的解釋或保證。有的患者僅表現為特殊嗅覺異?;蜃陨硇螒B(tài)奇異等單一癥狀的疑病癥。
1.疑病的心理障礙
有兩種表現,一為疑病感覺,感覺身體某部或對某部位的敏感增加,進而疑病,或過分的關注。患者的描述較含糊不清,部位不恒定。但另一種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體,認為患有某種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確信實際上并不存在,但要求各種檢查,要醫(yī)生同情,盡管檢查正常,醫(yī)生的解釋與保證并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認為檢查可能有誤。于是患者擔心憂慮,惶惶不安,焦慮,苦惱。此為一種疑病觀念,系一類超價觀念。帶強烈的情感色彩。
2.疼痛
是本病最常見癥狀,約有2/3的患者有疾病癥狀,常見部位為頭部、下腰部或右髂窩。這種疼痛描述不清,有時甚至訴全身疼痛,但查無實據,患者常四處求醫(yī)輾轉于內外各科,毫無結果,最后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慮,和抑郁癥狀。
3.軀體癥狀
表現多樣而廣泛,涉及身體許多不同區(qū)域,如內有一種特殊味道。惡心、吞咽困難、反酸、脹氣、腹痛、心悸、左側胸痛、呼吸困難,擔心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別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狀異樣,還有訴體臭或出汗等。
中藥治療疑病癥
藥物療法指通過口服藥物,經由消化器官吸收,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節(jié)機體氣血陰陽,使機體康復的治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口服藥物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本法是在臨床各科應用范圍最廣的治療方法。
針灸療法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人體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wèi)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針刺又可分為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棱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為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藥餅灸等。針灸療法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推拿療法通過在人體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蓱糜诟骺频闹委?,對骨傷科疾患、小兒疾患及各種疼痛性疾病更為適宜。
中藥治療疑病癥的特效療法:
藥(熱)熨療法:將藥物(如藥袋、藥餅、藥膏及藥酒)經加熱后置于體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經脈調和、氣血流暢,多用于寒濕、氣血瘀滯、虛寒證候的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
敷貼療法:將藥物調成糊狀,敷于體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頭痛、嘔瀉、自汗盜汗、脫肛、眩暈、面癱、風濕痹病、瘡癰癬疹、扭挫傷、口腔潰爛、燙傷等。
敷臍療法:將藥物敷置于臍眼或臍部,常用于眩暈、盜汗、便秘、尿閉、遺精、陽痿、陰挺、痛經等病癥的一種外治法。
熏洗療法:利用藥物煎湯的熱蒸汽熏蒸患處,并用溫熱藥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于風寒感冒、風濕痹痛、濕疹、癬疥、肛門病、陰癢、眼疾、跌打損傷等病癥。
腐蝕療法:選用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物,敷涂患處,以蝕去惡肉,促使新肉長出的外治法。主要用于體表瘡瘍、癌瘤、流痰等。